为什么民办有本科?
2022-08-03 02:30:19 阅读 : 次
1984年以前,大陆是没有民办本科的。那谁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呢?为什么要吃这“螃蟹”?为什么又能成功呢?
1981年,郑州大学骨干教师胡大白因工受伤。时值高考恢复,万千学子都期待进入大学深造,胡大白却只能躺在床上。为了不荒废人生,她决定干些事。偶然间,她看到世界高校入学率中国倒数第二的信息,从而决定在中国办民办本科。
当时,中国大陆并没有民办本科的先例,胡大白到有关部门咨询和办理并不顺利。不过,幸运的是当时的法律和政策并没有指出不能创办民办本科。经过多方走动和筹措,新中国第一所民办本科院校在1984年成立了,它就是黄河科技学院。
当今,民办本科已经是国民教育中的不可忽视的力量。教育部曾发布“22条”清理对民办学校的歧视政策,国务院也发布过《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》,可见国家是鼓励民办本科的,但要规范办学。
很多人认为民办本科就是三本,其实,民办本科是有三本和二本的。也有很多人认为民办本科就是为了挣学生钱的,其实这不完全正确,民办本科分为营业性的和公益性的。比如吉林外国语大学、吉林大学珠海学院等就是公益性民办二本院校,它们的教学质量、学生素质和社会认可度都是很高的。很多人认为民办本科很差,且不说哈佛等名校是民办的,中国也有优秀的民办本科院校。
国家政策支持并加以管理规范,社会需要高素质人才,人们需要提升自身素质,民间资本有意投资教育,民间优秀人物有志投身教育事业促进教育发展,社会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,天时地利人和共同促成了民办本科的出现和发展。随着教育制度的完善和民办本科主体认知的提高,民办本科的质量也将得到巨大提升。
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chuhoi.com/faq/26237.html